陈丹燕为欧洲迷宫小说《哈扎尔辞典》与塞尔维亚拍《萨瓦流淌的方向

·  欧洲网 http://www.ouzhou.cc 日期:2017年07月05日_2017-07-05

陈丹燕为欧洲迷宫小说《哈扎尔辞典》与塞尔维亚拍《萨瓦流淌的方向,欧洲,欧洲网  陈丹燕为欧洲迷宫小说《哈扎尔辞典》与塞尔维亚拍《萨瓦流淌的方向》。塞尔维亚这个国家对于中国来说,既陌生又熟悉。《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等经典电影通过译制片的形式成为一代观众心目中的经典记忆,去年上海国际电影节邀请了塞尔维亚导演库斯图里卡担任评委会主席。本届上海电影节首日,中国与塞尔维亚合拍片《萨瓦流淌的方向》举行签约仪式。有意思的是,电影的导演是中国著名作家陈丹燕。 
 

  电影缘起于2014年,上海著名作家陈丹燕为了精读二十世纪欧洲最著名的迷宫小说《哈扎尔辞典》,前往作者帕维奇的家乡塞尔维亚。塞尔维亚旅游局在得知她的旅行文学系列丛书正在中国热销,为她在塞尔维亚完成《哈扎尔辞典》的地理阅读笔记提供了大量的无私的帮助。2015年,为完成《捕梦之乡:〈哈扎尔辞典〉地理阅读笔记》一书的写作,陈丹燕再次前往塞尔维亚。


  影片最初的雏形是陈丹燕用Gopro为新书拍摄记录的影像资料,陈丹燕说自己至今也没想到要成为一个导演。“我十岁以前是个结巴,不能当众说话,所以我对自己一生的愿望就是可以当一个作家,一辈子都独自工作,不需要和别人沟通。所以当从2014年我开始拍摄第一个镜头时,我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完成写作后,陈丹燕对塞尔维亚文化与历史的探索并未停止,开始希望通过影像表达更全面地探索这个民族在众多宿命的灾难中顽强而乐观的独特世界观。这个愿望再次得到塞尔维亚旅游局的大力支持。


  陈丹燕创作执导的这部记录电影,希望通过一个中国旅行文学作家的视角,目睹和发现这个在历史上经历多次战乱,九十年代又经历了长达三个月轰炸的国家,虽然凋败痕迹四处可见,但人民仍旧豁达乐观,文化仍旧活跃,对精神生活依旧热爱。

        电影将通过两个纪实故事予以表达这一积极主题:1.一架得而复失的,放在街角酒吧树下的德国旧钢琴。对钢琴的寻找过程。2.一家巴尔干地区最重要的塞尔维亚书店的生存故事,人们对它的尊重与热爱以及依赖依旧,书店里百年来塞尔维亚最重要的作家们的大幅黑白照片,仍旧在墙上深深注视着书店中发生的一切。


  “这是一部中国作家导演创作执导的塞尔维亚的电影,我希望能用电影语言探索塞尔维亚的精神世界和集体命运。”陈丹燕说。


   陈丹燕在创作她的记录电影时,获得了塞尔维亚政府与知识分子以及民间文化机构的大力支持。文化部长开放了关闭11年之久的现代艺术馆供她参观,东正教的牧首也亲自开放国家文化遗产的修道院,让她进入拍摄,他们都希望她能够将自己的见闻传达给中国人。

     电影也将充分展示塞尔维亚人民的友好,江山的壮美,文化的深厚。现在陈丹燕已完成了记录电影中70%素材的拍摄与访问,正在做最后一次剧本的调整与修改,并准备今年夏天再次前往塞尔维亚进行补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