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旅游百科之节日篇:狂欢节-狂欢节穗 木桶猫

·  欧洲网 http://www.ouzhou.cc 日期:2017年02月18日_2017-02-18

      丹麦旅游百科之节日篇:狂欢节-狂欢节穗 木桶猫,欧洲,欧洲网
        丹麦旅游百科之丹麦节日:狂欢节,特色标志:狂欢节穗 木桶猫。二月/三月狂欢节:狂欢节每年来到的时间并不确定——狂欢节源于天主教——不过它总在复活节之前40天。因此,四旬斋前的礼拜日最早可以落在二月一日,最迟则落在三月七日。
 

丹麦旅游百科之丹麦节日:狂欢节是儿童的节日。孩子们这一天都盛装打扮——尤其是四旬斋前的礼拜日那一天——他们手里拿着个铁罐子,到各家各户敲门要钱。谁为他们开门,他们就会唱一首歌:

“面包上,面包下,面包钻进我肚里,不给我面包,我就折腾。”

歌词里提到了面包,这和旧时食物缺稀有关。当时很多人家境贫寒,很少有机会见到面食。如今,平日和过节吃的饭菜区别并不太大,面包也被钱代替了。这种狂欢节专吃的小面包一般在狂欢节前后在各处面包坊里能买到,也是男女老少喜欢吃的传统食品。

狂欢节穗,是指在白桦树枝上吊上糖果和小礼物等,狂欢节期间各家各户都能见到,它们既是装饰,也是给孩子们的礼物。狂欢节穗象征多产多福,树枝上长出的新芽象征着新春的蓬勃旺盛。

狂欢节期间,儿童们都参加“打木桶里的猫”,也就是说,很多儿童在一起,轮流拿棍子打一个吊起来的大木桶,而木桶里装满了糖果。哪个孩子先打破木桶,就能当“猫王”。
 

狂欢节传统

按民间传统说法,猫与妖魔鬼怪为伍,是邪恶的象征。狂欢节正值春耕季节,人们需要驱邪、保护自己。一直到十九世纪中叶,木桶里都放一只活猫,木桶一旦被打破,猫就会逃出去。

丹麦语的狂欢节(‘fastelavn’)原先是成年人过的节日,原意是指四旬斋除夕。四旬斋从星期三开始(圣灰星期三)。

       实际上,狂欢节已经从四旬斋前的礼拜日开始,人们便开始大吃大喝。基督教改革运动以后,除掉了斋戒这一项,节日也一直持续到下一个星期日。

       狂欢节期间,街上能见到身穿盛装的节日游行、各类比赛、马上长枪比武,还有“冬季”和“夏季”之争等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