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爱沙尼亚大使曲喆在爱沙尼亚主流财经类报纸《营业日》发表文章(2)
五年来,“16+1合作”由浅入深,发展强劲,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共举行5次领导人会议,发表5份合作纲要,设立了总额100亿美元专项贷款和"中国·中东欧投资合作基金"等金融工具。在中欧陆海快线、三海港区合作等重大举措推动下,波黑斯坦纳里火电站、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等10多个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先后启动。在全球贸易下滑背景下,中国与中东欧16国贸易额从2010年的440亿美元逆势增长至2016年的586亿美元。中国对中东欧投资也从2011年底的10亿美元增至2016年的80多亿美元。“16+1合作”框架下已成立经贸、交通基础设施等十多个领域联合会,在科教文卫方面设立了广泛合作机制。
同时,“16+1合作”为中爱关系源源不断注入动力。五年来,“16+1合作”已成为两国高层常态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对双方增进政治互信和推进务实合作发挥着重要作用。两国总理每年在“16+1合作”领导人会议期间均举行双边会见,围绕中爱关系持续深入发展交换看法。两国政府部门近五年签署多份合作文件,涉及农业、质检、卫生、教育、文化等领域。两国经贸合作快速推进。约旦油页岩发电站项目成为中爱首个大型三方合作项目;顺丰速递与爱沙尼亚邮政集团开辟的“电商+物流”合作模式持续扩展;滴滴出行与爱沙尼亚Taxify公司成为“智能+共享”战略合作伙伴;爱沙尼亚钢琴越来越受到中国专业消费者青睐;爱沙尼亚木屋已逐渐进入中国市场;双方企业开展互利合作兴趣快速上升。此外,两国文化交流丰富多彩;教育合作不断深化;青少年交流蓬勃开展;旅游和地方合作方兴未艾。
2018年,中国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与爱沙尼亚一样,中国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没有改革开放,中国就不可能用短短三十多年时间稳定解决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更不可能从一个贫穷落后国家迅速发展为国内生产总值稳居全球第二的经济体。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制定了 “三步走” 路线图。第一步解决温饱,第二步初步建成小康社会,这两步已提前实现。目前,我们正处在第三步的决胜时期,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会议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会议绘制了中国未来的发展蓝图,决定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把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一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阶段从2035年到2050年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中国政府和人民正在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力冲刺。